(通讯员 万周菲 摄影 兰梓源 )为充分发挥学校经管法深度融通的学科特色,帮助不同学科背景研究生新生开阔学术视野、突破学科壁垒、构建交叉学科思维在时代对复合型人才有迫切需求的当下,我校以经管法的深度融通作为核心支点,为研究生新生搭建跨学科对话的平台,打破传统学科藩篱,引导学生将分立的知识模块重组为应对复杂世界的有机整体,铸造交叉创新的坚实学术基础。9月25日下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于文澴楼同声传译会议室举办“新知?新思?新途”时代新人大课堂——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的基本原理与治理范式适配”专题讲座。讲座特邀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汤俊担任主讲嘉宾。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李芳出席指导,百余名硕博研究生新生到场聆听。
汤俊教授从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引入主题,系统阐释了其技术起源与哲学根基,并以大语言模型为例,剖析其如何通过训练迭代走向通用人工智能。汤教授围绕人工智能三大学术流派——符号主义、联结主义与行为主义,结合经济学回归模型、法律法规和深度学习算法等实践案例,引导同学们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底层逻辑。在治理维度,汤教授对比了欧美人工智能治理的制度差异,并结合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团队研究成果,深入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社会治理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价值,并提出中国政府与市场协同探索制度适配与治理创新的发展路径。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人工智能背景下资料获取与开源工具使用合规事项、就业结构变迁等问题,汤俊教授结合个人科研经历与社会实践,作出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解答。
本次活动是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精心打造的“通识·启新·融通”时代新人大课堂系列学术活动,是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跨院、跨学科的学术交流,让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新生能够在“名师金课”资源共享中开阔视野、突破壁垒、培养交叉思维,充分彰显了学校以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为基础、以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为路径、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的办学理念。